農業結構想想

為什麼萬物皆漲,唯獨菜價不許漲使得農民賣菜這麼辛苦?
為什麼合作17家庫存商要求台農以及農委會與民爭利進行穩定菜價?他的影響又會是甚麼?
練習想想(初探?):
  我今天政府政策就是需要更多的便宜的工蟻,把人抽離在原本的生活場域,壓低農民個別自產的利潤(我就是要你窮),然後「穩定便宜的菜價」美其名擔起以農養工的使命,再開放進口。同時工業化跟經濟作物控制使得你們必須市場依賴,我要你們多數的農民賺不到錢,為了貨幣必須放下鋤頭來為國家導向的其他經濟政策做服務,並由少部分的人越來越把持著菜價自由市場機制,給這群被逼出來的工蟻一些甜的便宜菜價,可以維持低水平小確幸的生存,卻不是生活。
-----以下略擷取文章部分分享-----

台灣的農業結構轉變,可分為五個階段,前三階段是國家發展主義的計畫經濟時期;後二個階段是放任資本的市場經濟時期。
第一階段為「恢復生產、土地改革(1945-1952)」,國民政府來台的初期先恢復戰後生產,並實施一連串的土地改革(三七五減租、公地放領、耕者有其田),讓農民擁有自己土地,建立了台灣小農自主發展的基礎。
第二階段是「農業擴張,以農養工(1953-1968)」,由於計畫經濟,第一波綠色革命(品種改良、化肥使用、機械投入)的推進,農業生產力大幅提昇,政府開始透過各種巧妙的手段奪取農業剩餘,調走勞動力。
第三階段是「保價收購,提高所得(1969-1981)」,由於長期的剩餘奪取,農家所得偏低,社會不公,政府因而執行再分配策略,保證價格收購稻米,以穩定農家收入。保價收購的政策,長期以往形成政府財政壓力,也引起美國米商抗議並施壓美國政府對台灣進行國際貿易談判,限制台灣稻米出口,兩股勢力使得台灣政府逐漸進行政策性轉作及休耕。
第四階段的「農業結構調整(1982-1991)」,由生產導向的生存農業,轉而為「市場導向」的競爭農業。農業結構調整是台灣農政轉型的開端,受制美國透過一連串的談判,要求開放市場,另一方面,台灣為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,因此1986至1993之間GATT(WTO的前身)的農業協定談判過程中,台灣也在外在壓力與單向的經濟思維中,逐漸往農業貿易自由化前進。
第五階段的「農業自由化(1992-2005)」 ,台灣放棄糧食自主、開放農業市場、要求農民離農休耕,埋下了糧食依賴與農村凋敝的惡果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