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原社會企業
已經很久沒有較長的時間可以安靜的思考
投入部落的工作本來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,每個部落、群組及社群都有個不同的文化與內外在條件,透過長期陪伴的過程中了解彼此的需求,然後共同討論「改變」,而這也只是我單純的想像,因為每一個字,要真正付出行動的過程都是艱鉅的。
在學校裡面學的是先從現象中觀察,然後再把這些觀察操作化,用行動去嘗試影響、改變,那麼就從現象觀察中來談:
看見部落
有關於原住民相關議題不外乎「土地」、「文化」、「經濟」,但是都因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問題現象樣貌。
舉例來說:
阿里山盛產高山茶,很多大量茶產區幾乎都是漢民族持有地上物操作權,然後在大片的土地上、住屋旁噴灑大量的農藥。
南投的山,一座又一座的滿是檳榔樹。
因為很多的因素,部分因為山上沒有資金可以自做生意賺錢,大部分都是離鄉背井到平地討工作,山上留下的都是老弱婦孺,可能小孩在外工作不順遂,沒有錢寄回來,那麼為了生活或者為了外面的人跑來說需要做生意,然後每個月的幾千元租下的幾十年的合約,土地因此變成別人才能動用的土地。
結果是從外地回來的小孩,在自己的土地上,幫別人做工。
在可以利用的條件下盡量的予取予求,開挖整地,直到幾十年後,此經濟不再能賺錢、此地區的土地環境已被耗竭了,就把地上物權交回,拍拍屁股走人。
這樣,土地如不能夠完整,文化怎麼能夠傳承、經濟怎麼能夠起來?
除此之外因部落地區不同有不同的生活面貌,比方阿里山上高經濟產物多,觀光也多→所以打工機會很多,一到春季時有著其他部落沒有的情況就是「缺工」。比方南投部分地區較高較遠,沒有冷藏貨運行可以配合,小件數量少的宅急便可以收,但是要出大量的、大件需冷藏的產品則沒有貨運行可以幫忙配送。只是舉個小部分的例子而已。
又舉個例子來說:
漢化似乎是一種不可擋的趨勢,如何在歷史脈絡推移下,減緩、留下甚麼?山上的長輩說,如果說工作人口外移,山上的人跑去山下工作已勢不可擋,是不是可以讓下山的小孩,用腳親自踏在土地上面讓他在記憶裏面跟山上的土地是有聯結的...
漢化是一種大小面向策略,大面向來說透過教育、政治、財團控制,政府的補助、社工弱勢標籤介入、觀光標籤的原住民文化等,小面向來說在原漢交流平繁的社區裡,寧願資源不足以讓社區發展,也不願意讓當地原住民的經濟起來,因為,這樣才能好壓榨。大小面向皆是如此持續進行著。
習慣弱勢身分,習慣靠補助以及習慣依賴,因為,這樣才能好壓榨。
確實,歷史脈絡下,我們原住民有了現在原住民的樣貌,習慣了惡性循懷
在面對其他族群之前,先如何去看見自己?一直以來的我們自己部落的面貌,部落出來的孩子,總是在看見、也總是知道。
其實,也都想要「改變」。培養自己族群的人才是根本之道,我們也不能總是寄望別人能夠給予我們甚麼,我們自己自身就要先改變。
只能說民族文化不同,而有不同的思維與行動
漢民族能為五斗米折腰,為了達到目標,去計劃、去擁有,去執行。我看見的原住民,則比較活在當下,分享身上有的,較不善於做長期規劃...而多現象成功的原住民,身旁都有一個漢民族的家人(當然不是全體都是如此)。
這是可以去思考的民族性現象,就是不同的族群文化相遇,而要如何在生活面向使各自的文化價值觀中取得一個平衡,那就是想要達到的理想世界。
工作學習
瑪納在96年之前,進入各個部落社區裡,「從零開始」,以家庭教育作為輔導,發現山上的原住民沒有壯年男人,因為都到山下討工作,就跟上述發現的現象一樣,沒有人、沒有資金、沒有土地、更沒有經濟、沒有家庭教育、文化也無法傳承...的循環裡。
結合了在地、土地、人力以及教育面,於96年成立瑪納,決定宣導教育在地產業,以有機農業為方向去教育。因為瑪納是NPO團體,無法有經濟上的販售,農友產出的有機蔬菜,則於97年與光原社會企業合作。
瑪納輔導教育有機產業的種植技術、申請農耕設備設施、成立信德基金會做小額貸款(供在地農友買資材、買苗等小額貸款,再從產出的利潤中分期歸還)、並從事在地人才培訓、企業志工參與、TOP-A原住民人才培育計畫,與光原合作發展出生態旅遊、瑪納蔬菜店、輔大輕食展店等,更還有理貨場,協助農友做品質管理及包裹運輸的作業。光原社會企業成立著重在「人」,希望能成立一家以原住民為主體,所有價值都以原住民價值為依歸的社會企業,並以「保價收購」與「保證收購」等方式行銷產品,再以5%的營業額回饋到瑪納組織裡-永續經營。
這是一個系統完善的機制,以期待能夠達到在地部落產業發產並自體自營的目標。照理來說是如此。
但是,
一、部落價值與自由市場之間的落差
部落的生活價值中,很多觀念並不如自由市場一般拘謹,包括時間、生活、規劃以及品質等,要如何能夠提升或是包裝部落的價值讓自由市場可以接受,或者型塑部落的品質要求使之達到與自由市場要求的一樣,兩者間的差異幾乎很難去平衡的只能依自由市場要求的去取捨,比方說有機蔬菜要漂亮無蟲咬,品質若無法改善就會被自由市場淘汰。又比方說時間一定要捉緊,說A時間給B數量,就盡量不要有所變動,但是,我們自己知道部落的慣習總是多變化,常常在自由市場之間被人嫌棄。
隨意、不受拘束的天性,總是要被裁塑的菱菱角角、一絲不苟才能夠有機會與漢民族競爭。
二、生活信念與生活經濟
有機農是可以賺錢的,但是有附帶條件,就是要努力去耕種,初期必須得投入與投資渡過有機產業都會碰到的瓶頸-有機轉型的陣痛期。因為生態是需要時間去慢慢恢復平衡,才能夠讓有機蔬菜生長的健康漂亮,所需付出的時間必須是二~四年,這是倒吃甘蔗的產業,但是多半的族人會在這之前,選擇放棄。
很直白的就是生活經濟、就是錢,或許這產業本身就很艱鉅,或許有長期被殖民統治養成的依賴心態,或者是因為後殖民的心理因素-沒有自信、外在及內在環境...等諸多不同因素,因不同地區因素則不盡相同。
在理念與生活經濟之間,總有一段很大的距離,必須拉扯。
三、組織系統之間
部落族人內外在因素之外,還包括系統本身。系統多元是件好事,但是卻會為了不同行事態度、工作壓力使系統之間有落差、摩擦。
NPO多是申請計畫執行,金源則控制了組織行事方向,而影響組織的目標作業,即便是瑪納也逃不了如此。在目標轉換之間,其中影響最大的則是「人力」,產生工作轉向導致人力不足、行事方向混淆,若系統之間又無法坐下來好好省視各自的方向時,便像現在工作的各系統之間,只是各自獨立的作業系統卻無連結,那麼系統多元也只是多元卻不能互相支持。
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習,但是真的也非常辛苦,問題總是看的見,但是卻很難改變,很重的無力感襲身,不去談平常可以熟睡的我變得淺眠,卻變得常常壓力大的凌晨就起身這些事,
部落工作需要長久的陪伴與堅持,而不是一個計畫執行結束就結束,可以學習別人是怎麼行事,但核心還是需要在地族人自己要培育自己人才,我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吧。
留言
張貼留言